我想簡單分享我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回應〈生產成本變高不得已才漲價?錯!〉:物價指數的增幅差距,還有別的面向該思考」
關於作者一直強調的市場機制,大家如果是住台灣的人就知道,台灣哪有什麼公開透明或公平的市場機制?
像內容舉鼎泰豐的例子,作者說如果鼎泰豐漲價了,人還是一樣多,那就是品牌做得好; 但真的是這樣嗎?
很抱歉我不是碩士或博士,也不是經濟學專家,我就是從一般平民老百姓的出發點來看這個問題。
我想請問大家,如果鼎泰豐漲價了,其它沒有鼎泰豐有名的類似餐廳會不會漲價? 肯定會嘛! 賣類似的東西,領頭羊都漲了,一般市井小民有不跟風的道理嗎? 那如果大家都漲了,也就是說一般的麵食餐館和鼎泰豐之間的價差可能還是一樣,當然大家還是會去吃鼎泰豐,因為以前差一餐差幾百元,現在也還是差幾百元,有差嗎?
舉另一個例子,iPhone,請問iPhone漲價了,其它手機會不漲嗎? 肯定不會嘛…
作者在文中提到,如果市場接受,那去討論企業是不是為了賺更多是沒有意義的; 怎麼會沒有意義呢? 如果企業單純想賺更多,就像iPhone一樣,它們覺得新iPhone超強大,所以要賣更貴,當然市場接受了,你也不能說什麼,畢竟iPhone不是必需品。
但吃飯是生活必需,更何況鼎泰豐或其他餐飲企業每次漲價都不是推出了更好更新的食物,而是成本漲了… 但是它的成本真的漲到公司沒有利潤了嗎? 應該不至於吧… 但通常這些餐飲的漲幅都遠大於成本的漲幅,這時候你還會說討論是否為了賺更多沒意義嗎?
回到我的標題,其他國家我不清楚,但我要說的是台灣現況。
台灣有很多不合理的價格,是基於國營或假民營(表面是民營,但國家仍佔主要持股的企業)所定的價何而來的。 例如,中華電信、中華航空、中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