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因為無知,台灣是因為白痴…
為什麼會出現「把自己的認知套在別人身上」這種現象?
1. 經驗中心主義(Experience-Centric Bias)
「我遇過的就是正確的。你沒這樣想,是你不懂。」
很多人習慣把自己的經驗當成世界的真相,
缺乏對他人背景、文化差異、思維路徑的理解,
於是容易覺得:「你怎麼可以不是這樣想?」
2. 教育體系太注重「標準答案」
台灣的教育長期鼓勵「背誦、對錯分明」,而不是「探討多元觀點」。
久而久之,人們從小就被訓練相信:
「一件事只有一個對的答案,而我掌握那個答案。」
這種思維移到社會互動上,就變成了「我說的才對,你們都是錯的」。
3. 自卑與虛榮的交錯心理
表面上是自以為是,其實背後很多時候是一種文化焦慮:
「怕自己看起來不夠國際化、不夠專業、不夠厲害,
所以努力套用『我以為的世界觀』,來證明我懂很多。」
這樣的人對世界其實了解不深,但會很急著把自己的認知投射出去。
4. 資訊繭房與社群回音室效應
很多人只活在 Facebook 同溫層、PTT 板上、LINE 群組,
以為「大家都這樣講,所以這一定是世界共識」。
結果一講出來就把這些錯誤認知強行安裝到其他國家、族群、領域上。
👎 結果是什麼?
- 看不見別人觀點,只能自嗨式辯論
- 一遇到不同文化就下評論,還覺得自己懂全世界
- 國際對話時容易出現笑話,還不自知
- 阻礙了社會進步,因為無法接受多元和異見
✅ 要怎麼改善?
- 從「我以為」走向「我想知道」
- 停止預設立場,多問「為什麼他會這樣想?」
- 避免動不動就「代表台灣人」講話
- 承認自己的盲點,是成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