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反映了公部門在數位時代的某些問題,例如:
- 形式主義:有些公務機關把「有發文」當成「有在做事」,但並不真正處理民眾的訴求,導致社群媒體變成政府的宣傳工具,而非溝通平台。
- 缺乏問責機制:即使民眾留言批評,沒有實質影響公務人員的工作評價,因此他們可以選擇無視,而不必負責。
- 官僚文化:許多公務人員認為自己的工作只是「照流程走」,沒有必要回應民眾的抱怨,甚至認為「網路輿論不重要」,導致與人民脫節。
- 資源錯配:如果社群帳號的管理是外包或由特定人員負責,其他同仁不會真正關心這些留言,而是把它當成例行公事來處理。
- 缺乏真正的溝通意願:有些政府機關只是為了「營造形象」,發文是為了讓長官或媒體看到,而不是為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