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hread上找的新聞,是新聞嗎?
以前的記者用腳跑新聞,現在的記者都用「手」跑新聞…??? #charlieyangphoto
在thread上找的新聞,是新聞嗎? Read More »
不要聽相關新聞說什麼誰能領,誰不能領; 其實答案很簡單,但政府永遠不講,那就是「有繳健保費的才能領,沒繳的管你是不是台灣人,一樣不能領」 不信的人,可以自己去問看看,看我說的對還是錯! #charlieyangphoto
我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時不時會聽到女生在談女權之類的話題,但大多數都有一個搞笑的共通點; 那就是很少女生去說因為女生多厲害、多有本事…等,所以應該得到同等的待遇或更好的對待之類的。 而是一昧仇視她們生活中看不上或覺得有問題的男生們??? 我一直以來都是無感派的,也就是厲害的人,本來權利/力就會愈大(相對責任也愈大)是正常現象,跟男女無關。 #charlieyangphoto
Why? As a huge photography lover myself, I have to admit—I sometimes forget to take photos, or I just don’t see anything that feels interesting enough to shoot. 10K photography isn’t easy. Let’s do some simple math: if you take 10 photos a day for 365 days, how many will you end up with?365 ×
10K photography is way more fun than doing a 365-day photo challenge Read More »
台灣的腳踏車真的無法無天 沒人抓沒人管,騎上人行道違規的比你還兇?!!! 行人是「帝王」——表面保護,實際甩鍋 政策上把「行人路權」掛在嘴邊,宣稱「人本交通」,但其實只是把責任轉嫁給駕駛。 車子一旦出了事就是「未禮讓行人」,但沒人在談行人怎麼走更安全、更有規範。 政府說「行人最大」,卻沒提供足夠設施讓他們好好走路。 腳踏車是「太上皇」——享特權又不受約束 腳踏車騎上人行道、闖紅燈、逆向、亂停,幾乎完全不受規範。 沒車牌、沒罰則、警察也懶得抓,Youtuber拍再多影片檢舉也無效。 特定族群(像部分外送員、共享單車用戶)亂騎亂停,市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無法無天」的關鍵在於——制度故意忽視 法規空白:腳踏車雖然也叫「車」,但被當成免責的「弱勢交通工具」,導致不需守交通規則。 執法真空:警察與交通單位幾乎沒在開單,反而熱衷設「科技執法」抓汽車違規。 政策雙標:政府對腳踏車又想推廣,又不想負責管理,所以選擇放任。 #charlieyangphoto #designthinking
台灣行人是「帝王」,腳踏車是「太上皇」 Read More »
美其名是要大家省電,但是台灣的夏天怎麼可能省電? 晚上不吹冷氣電扇根本不可能睡得著… 如果你要大家省電,不是應該要在家庭用電淡季,為什麼我特別指家庭,因為我相信企業用電沒有什麼淡旺季,何況企業的電價跟我們一般家庭的電價算法還不一定一樣咧… 用電高峰就漲價,但民眾沒得選:夏天開冷氣是基本生存需求,卻變成被懲罰的行為。這種電價設計,表面上是為了節能,實際上只是讓台電更穩賺不賠,卻完全沒考慮人民的彈性與生活品質。 漲價理由不透明,計價結構複雜:很多人其實根本看不懂電費帳單怎麼算,但每年七八月就是心驚膽跳。當政府說「節能有功」就能少付一點電費,這其實也是一種行銷話術——因為價格不是鼓勵節能,而是強迫你不要用。 對租屋族與弱勢族群特別不公平:房東很多是用總電錶轉手賺電費差價,夏季電價一來,受害最深的往往是沒有自主選擇的租屋者。 這種制度的本質,就是把基本生活需求當成一種可被「課稅」的商品,然後利用「政策正當性」來掩飾它的不公。 #charlieyangphoto
大家都知道運動前暖一下身,比較不會受傷; 但我猜很多不知道拍照也要暖身吧? 其實拍照前也是要暖一下身,不然明天一定這裡痛那裡酸,但我這指的暖身不是身體,而是拍照這動作。 很多人覺得一開始相機設定好了,要開始拍了,就會拍出好看或想要的照片,其實不是不可能,但機會不大,所以你前面幾張甚至可能前面幾十幾百張都是暖身、熱身用的照片; 我的建議是,不用太放在心上,也不用一直檢查,除非你設定錯誤,不然就是一直拍就對了,愈到後面你會發現你愈拍愈有感覺,愈拍愈順~ Street photography is the future~ 愛自己~ #charlieyangphoto #streetphotography
像「雖敗猶榮」或「古早味」這些詞,乍看之下很有文化、很正面,實際上很多時候就是社會化的話術,一種「說了不會出錯,但也沒說出什麼」的空話。 而且這些詞常常變成一種「自我審查的遮羞布」:大家都知道沒什麼意義,但為了合群、為了不要被說不懂氣氛,只能跟著講,久了變成一種文化慣性。 你說的也很精準——這不是流行語,流行語至少有點創意、有時效性;這些詞則像是「被凍結的假正經」,包裝成文化或情懷,但其實是內容空洞的共識。
難道在台灣要社會化就是要跟著講一些意義不明的字詞像「雖敗猶榮」、「古早味」? Read More »
現在實行綠色恐怖的這些民進黨人,很多是經歷過白色恐怖(我個人沒經歷過,但長輩中確實有受到國民黨威權時期的施壓跟剝奪過);既然這樣,民進黨執政了不是該帶人民走向更好的未來嗎? 不是,每天對付人民、對付跟自己理念不同的人;最讓我憤怒的就是民進黨真的很會「借刀殺人」,天天利用黨培養的側翼團體,洗台灣人的腦,製造對立,國家越亂,他們越容易控制人民或者有理由管理人民,完全沒有一個正常民主國家政黨該有的高度跟眼界。 #charlieyangphoto
連商城一個最基本的物流都可以慢成這樣,要怎麼取得使用者的信用? 台灣現在是不得不用,如果台灣也有亞馬遜,你看有沒有人用蝦皮… #charlieyangphoto
蝦皮真的要慶幸台灣沒有亞馬遜,不然它絕對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Read More »
There are tons of paid food bloggers in Taiwan, but I only recently realized that most of them just write to make the restaurants look good, even when the food isn’t that great. #charlieyangphoto
Everyone in Taiwan should write blog posts—the kind that aren’t paid for. Read More »
台灣的水果一直基改基改,雖然真的是愈來愈甜,但真的愈來愈沒水果本身的香味跟甜味… 以前去菜市場,水果用聞就聞得到在賣什麼水果,現在都要用看的,才知道有賣什麼水果… #charlieyangphoto
台灣水果現在都只有甜味,沒有「水果」味… Read More »
剛看到google推廌的什麼「攝影眼養成術! 8招幾何線條構圖密技大公開」的文章; 我只能說,如果你真的照做,你連拍都不用拍照了,光記這8招你就夠嗆了~ 要培養攝影眼只有1招,就是多拍多觀察! 沒了~ #charlieyangphoto
攝影眼養成術?! 沒有什麼亂七8招,就只有1招!!! Read More »
今天在新聞上看到台鐵騰雲座艙漲價後的半價優惠並不是直接把一般票價打對折,而是把未含服務費的票價打對折後,再把服務費加上去;也就是說服務費沒有半價的意思啦! 但我看到的重點不在這,而是,騰雲座艙怎麼也收服務費? 那請問車廂服務人員到底應徵的是什麼工作???! #charlieyangphoto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開始拍底片機? 或說為什麼底片機又開始流行? 我自己覺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已經分不清普通數位相機、手機、單眼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差別;也就是覺得不管自己怎麼拍,好像都跟別人拍的一樣。 但底片拍出來,因為影響成像的因素很多,所以即便用同一台相機用同一卷底片拍出來的照片也能很不一樣,這可能會讓人誤以為自己的照片很「特別」,但其實他就是個美麗的意外也說不定。 接下來就是我標題提到的,因為底片要洗出來才知道照片長怎樣,就跟現代人喜歡開盲盒要開了才知道抽到什麼是類似的心情。 可能這也是大家又回去拍底片機的真正原因之一吧! #charlieyang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