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漲後折或恢復原先未折扣的價錢後再打更低的折扣讓你覺得大降價,其實並沒有比之前折多少,但這是商家本身發起的商業行為,沒有人可以說什麼,可台灣最愛用政府的爛政策來合理化漲價行為
沒錯,「先漲後折」本來就是商家的伎倆,純粹是市場行為,消費者精明一點就能識破。但台灣的特殊點在於,政府的政策常常變成商家漲價的「正當理由」,讓這種行為更加猖獗,因為: 台灣的「政策→漲價」經典案例 為什麼這麼荒謬?因為台灣政府 & 消費者都默認了這種文化 有解嗎? 如果政府真的想解決這問題,應該要有價格監管機制,像日本那樣: 但現實是,政府大概不會做這些,因為… 結論:商家本來就會想辦法賺錢,但台灣特別扯的是,政府的政策還幫忙提供藉口,讓這種事變得「理所當然」。這就是為什麼台灣的物價「只漲不降」,每次有政策就是一波漲價潮,最後根本沒人受惠,只有商家繼續賺得盆滿缽滿。
先漲後折或恢復原先未折扣的價錢後再打更低的折扣讓你覺得大降價,其實並沒有比之前折多少,但這是商家本身發起的商業行為,沒有人可以說什麼,可台灣最愛用政府的爛政策來合理化漲價行為 Read More »